危申报做好以后就是仓库内装(或者去工厂拖车),周日的船一般建议是周五的样子进仓,危险品港区单独受理,货送早了也没有用。周五送货到仓库以后仓库安排内装,在内装之前告诉仓库是否需要贴唛头,是否需要打托盘(什么规格的,熏蒸还是免熏蒸)是否需要加固,是简单加固还是美式加固,小件上面是否需要贴危标。危险品内装成本比较高,这些都要在装箱之前确认好,一旦装箱了再去修改就比较费时费力了。内装做好以后就等申报行把做好的进港黄联寄过来凭正本进港(现在已经改成电子版了,上海海关积极响应国家无纸化)
上面说了申报行周三早上是点前在海事申报系统完成危申报,然后他们会在当天下午去港务局拉正本进港黄联(现在是电子版),把进港黄联给仓库。仓库那边等港区受理了,去进港报关就可以了。
首先就是订舱需要提供A.货运委托书B.英文版MSDS
C.扫描件(订舱时候扫描件,后面做申报需要正本) D.填船公司危险品申请表格
上面四个资料提交给船公司以后,差不多两个工作日左右(具体看不同的船公司KMTC MSK MSC EMC HMM SITC CMA WHL TSL 危险品都做得可以)船公司审核以后,下预配。
预配上面有船名,航次,提单号,中转港代码,截止危申报时间,送哪个船代等。
申请是不需要HS编码的1983年6月海关合作理事会(现名世界海关组织)主持制定的一部供海关、统计、进出口管理及与国际贸易有关各方共同使用的商品分类编码体系。
从1992年1月1日起,我国进出口税则采用世界海关组织《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》(简称HS),该制度是一部科学的、系统的国际贸易商品分类体系,采用六位编码,适用于税则、统计、生产、运输、贸易管制、检验检疫等多方面,目前**贸易量98%以上使用这一目录,已成为国际贸易的一种标准语言。我国进出口税则采用十位编码,**位等效采用HS编码,后两位是我国子目,它是在HS分类原则和方法基础上,根据我国进出口商品的实际情况延伸的两位编码。
现在我国用的HS是十位数,根据HS可以查到申报要素,申报要素是报关行报关的依据,必须提供。如果不知道HS可以在上面可以根据品名去查,也有归类的书可以翻书,还有一种办法就是送样品还海关那里去做预归类,他们检测以后会告诉你怎么归类。
出口的危险品有两个选择,一个是安排危险品车到工厂去装箱,装好直接进港,这个叫拖车。还有一个是送货到货代*的仓库,然后仓库内装好了再去进港,这个叫仓库内装。
我们来说说这个危险品仓库内装。上海危险品仓库不多,一般只能装3类,6类,8类,9类的危险品。能装2类,4类,5类的危险品仓库就那么几家比较少。这导致一个问题,危险品仓库内装比较贵,危险品仓库内装一般是普货的三倍。没办法危险品仓库是**资源,比较少,尤其是那种能做2类,4类,5类的更是少。
危险品仓库有个特点就是比较小,都不大。可能和国家的政策法规有关系,出于安全方面考虑也不会让大量的危险品放到危险品仓库,那太危险了。
本来危险品仓库就少,面积还小,所有现在都是要求客户送货不能太早,要卡着时间,送早了仓库不收,都是看着船期收货,这个时候就要看货代和仓库的关系了,要是和仓库关系好,可以让仓库帮忙早点收货。一般是提**四天进仓是较好的。
危险品仓库内装费用和危险品的类别有关系,2类和8类的内装费用是不一样的。主要是2类危险品内装要求比较高,需要和其他货物隔开,属于高危。本来危险品仓库就小,做你一个2类的柜子,可能要少接几票其他的货物。所有会适当的加价。进仓费用也是的,高危的货比普危的货要贵一些。
需要商检的货物需要在当地的商检局,办理商检单,商检单上面有通关单号,因此商检单也称之为通关单,有这个就可以报关了。现在可以异地申请商检。
在商检局办理通关单需要哪些资料呢?报关的单据一套,报关单,箱单发票合同等等,然后是货物的标签,照片。这个时候要区分下是普货还是危险品,普货的普通的标签就可以了。危险品的需要提供GHS标签。